为进一步提升我校师生应急自救互救能力,保障师生的健康安全,推进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建设。后勤管理处多措并举,全面推进校园AED配置,开展急救培训,急救知识讲座等系列活动,提高校园紧急救护水平,做到“救”在身边,守护校园。为进一步保障我校师生生命安全,加强校园急救设施建设,普及应急救援知识,提高师生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近期,后勤管理处首次采购25台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并将这一“救命神器”投入校园使用。
大力推进校园AED配置 急救保障措施逐步完善
AED(自动体外除颤仪)是一种便携式的医疗急救设备,可被非专业人员使用的抢救心源性猝死患者的医疗设备。在校园内发生猝死事件的黄金“4分钟”内,合并采取CPR(人工心肺复苏)和AED抢救,可以给每一个生命最珍贵的希望。
后勤管理处在校园人员密集场所配置了25台AED装置,分布在办公楼、教学楼、宿舍区域、图书馆、食堂等,构建了校园AED网络地图。与此同时,校医务室建立了AED管理维护制度,形成了线上、线下双层AED管理体系。线上,后勤管理处设置AED远程监控中心,与医务人员、值班人员形成联动机制,实时监控感知AED状态。线下,AED所在地点工作人员、安保承担设备的每日巡检,确保AED始终处于待机状态。
校园AED装置位置分布点:
扎实推进校园急救培训 急救能力大幅提升
2024年12月27日,后勤管理处分三校区组织AED急救知识讲座和技能展示活动。在应急救护技能培训中,工作人员采用“理论讲解+实操演示”的方式,仔细讲解了AED设备的工作原理、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同时进行了实践操作,对如何保护自身安全、判断患者意识、观察呼吸和脉搏、进行规范的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正确使用AED除颤等方面的知识进行了详细讲解;并就现场模拟人演示了心肺复苏和AED操作使用方法进行了全面讲解,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准确、熟练地使用AED设备。
通过此次培训,有效提升了后勤工作人员熟练掌握自动体外除颤仪的使用及紧急救护相关的基本操作水平和在紧急时刻自救互救能力。下一步,后勤管理处将持续开展应急自救系列活动,将AED等急救设备真正做到“生命守护”,更好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校园稳定。
(文:蔡青颖 图:闫乾勋、彭明、蔡青颖 审核:王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