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志愿军年轻战士杨根思在战场上立下了“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的铮铮誓言。最后与敌人同归于尽,用生命守卫了阵地,为夺取整个战役的胜利赢得了宝贵时间。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
2021年11月19日下午,机关第十一党支部书记张莉带领后勤处(资产管理处)全体人员学习江苏党史故事《杨根思:志愿军第一位特级战斗英雄》。张莉同志从英雄的成长背景、参战情况、建立军功、高尚品质等方面,带领大家回顾了那一段震感人心的历史。
学习完英雄事迹后,全体同志都深深被杨根思烈士的忠诚、胆识、担当和血性所感染,纷纷踊跃发言,分享学习心得。
张莉同志谈到:“70年来,杨根思的“三个不相信”精神,始终激荡在历史的天空、深深印刻在祖国的大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不忘初心、忘我奋斗,成为我们从胜利走向新胜利的重要精神引领,彰显着强大的精神伟力。作为新时代江苏开大后勤人,我们要以学习杨根思烈士为契机,立足本职工作,大力弘扬“三不相信”精神,艰苦奋斗,勇挑重担,克难攻坚,甘于奉献,以实际行动推进高水平开放大学后勤建设再上新台阶。”
李承敬同志谈到:“一要把杨根思连‘三个不相信’精神作为工作座右铭。要真正把‘三个不相信’融入到工作之中;二要把‘三个不相信’精神作为工作的动力。无论遇到怎样的难题,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要想方设法完成任务,以结果来倒推过程。‘三个不相信’的核心就是工作要有兴趣、要有热情、更要有激情;三要把‘三个不相信’精神作为努力的方向。今后上级部门以及学校安排的各项工作,要把‘三个不相信’摆在第一位,要真正把‘三个不相信’贯穿到各项工作之中,最终实现‘逢冠军必夺、逢第一必争取’的目标。”
曹永同志讲到:“学习‘三个不相信’精神,要让‘三个不相信’成为建设高水平开放大学和提升高质量后勤服务的强大精神力量。在学习和工作中,入脑入心,走深走实,见行见效。一是要继承和发扬不怕牺牲、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二是要继承和发扬敢想敢干、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三是要继承和发扬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四是要继承和发扬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协作精神。”
王召顺同志说到:“要有战斗意志,在工作上有冲劲,更要有韧劲。无论是面对工作还是生活上的困难,要从战略上藐视它,要提高我们的勇气。”蔡青颖同志说到:“最大的敌人就是我们自己,要克服懒惰和畏难情绪。”
张虎同志、程蕾同志、徐甜甜同志也都不约而同地认为,“三个不相信”精神是对待工作难坚韧不拔的态度;是敢为人先的工作作风;是守初心担使命的优秀品质。他们表示:“我们江开后勤人要像杨根思那样‘人在阵地在’,始终勇于担当;要像杨根思那样勇当‘爆破大王’,始终善于斗争。
学习的最后,李剑同志做总结发言。他表示:“杨根思的‘三个不相信’精神鼓舞和激励着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勠力同心,攻坚克难,紧盯目标,高质量地完成每一项工作;遇到任何困难不要退缩,要想方法设法地钻研和寻求突破;要有吃苦和担当精神,敢为人先。只有这样,工作才会越做越好,大家才能凝聚一股坚不可摧地力量,就没有战胜不了的挑战!我们全体同志都要以“三个不相信”精神开创后勤工作新征程,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投入到日常工作中,积极进取、勇于担当,为学校高水平开放大学建设加砖添瓦。”
创造新的历史就是对历史最好的纪念,传承烈士精神就是对英雄最好的缅怀。当前,面对刚刚开启的学校“十四五”规划,面对未来发展中的种种不确定性,面对今后工作中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和挑战,“三个不相信”精神就是一座取之不尽的精神富矿。后勤处(资产管理处)全体同志只有大力弘扬“三个不相信”精神,以大无畏姿态,全力以赴、勇往直前,才能奋力书写好新时代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江开后勤答卷,开启探索高水平开放大学后勤建设道路的崭新航程。
(图:张莉/文:袁扬 审核:马庆兵)